
农谚的拼音和解释
1、衰草连天(shuāi):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2、增拼音:zēng,声母是z,韵母是eng,声调是一声。组词:增强、增值、增光、增添。
3、释义:指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4、蔗拼音:zhè,声母是zh,韵母是e,声调是四声。组词:蔗霜、果蔗、干蔗、蔗境。
5、释义:不管发生旱灾还是涝灾,都能保证收成,人民生命财产有保障。
6、嫑biáo(方言)不要。如:嫑着急。农谚:嫑着急。农谚
7、读音是chūnhuáqiūshí,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8、“农”的基本含义为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如务农、农业;引申含义为种庄稼的人,如贫农、菜农。
9、瀑拼音:pù,声母是p,韵母是u,声调是四声。组词:瀑布、冰瀑、瀑流、悬瀑。
10、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
11、释义: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2、民间谚语,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3、鹅毛大雪,拼音émáodàxuě,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14、蚕老一时是说熟蚕上簇时间紧张,必须提前准备好簇室、簇具。麦熟一晌是说小麦到成熟时,早晨看还不熟,下午有可能就熟了,农民朋友要注意抓紧收割啦.
15、农谚,是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岀来的最朴素的人生道理、处事之道,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6、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àmiáozhùzhǎng,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17、白雪皑皑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áixuěáiái,意思指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18、“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àn,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谚”的基本含义为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常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如谚语、俗谚;引申含义为粗野不恭,如谚号、谚诞。
19、yàn:声母:y,韵母:an,声调:第四声。
20、坪拼音:píng,声母是p,韵母是ing,声调是二声。组词:坪坝、田坪、土坪、禾坪。
21、与雪有关成语:鹅毛大雪、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22、②"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春秋不躺地"。意思是冬季严寒,久坐石凳,寒气入侵,伤害身体;夏季酷湿,久坐木凳,湿气太重,可致伤病;春秋不躺地,也是说春季仍有寒气,秋季寒气上升,躺在地上,会给人造成伤寒之害,不利于身体健康。
23、古代流传下来的谚语:中国有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4、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
25、苔拼音:tái,声母是t,韵母是ai,声调是二声。组词:苔藓、舌苔、蒜苔、苔菜。
26、在日常使用中,“农”常做名词,表示古代的田官,如农正。
27、①"过了清明是谷雨,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清明节后,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出勃勃生机;再过一个节气,就是谷雨,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雨生百谷由此而来;清明、谷雨勾勒出春景图,一年之际在于春。
28、冰天雪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īngtiānxuědì,意思是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29、(拼音)mài,shú,yī,shǎng,cán,lǎo,yī,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