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俭节约的古诗4首
1、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要完整、作者、诗名),很急!快!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勤俭节约的古诗4首)。
3、有数据显示,中国约有6亿人民还吃不上饭,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浪费粮食最多的国家,可以说,我们每年浪费掉的食物就够几千万人吃饱饭了。看到这里,你脑海中是否浮现出你每天倒掉饭菜的场景?你还愿意再浪费吗?
4、在我们学习语文时都接触到不少关与勤俭节约的词,比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欲求温饱、勤俭为要。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它牢记心头!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6、每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很幸运我是中国人,也很骄傲我是中国人!
7、今天让我们通过古诗词,一起感受粮食生产的不易,领悟勤俭节约的道理——
8、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文讲解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代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10、 汉语拼音 看图写话
11、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是十分优越的,往往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我们总会落下些什么——勤俭。诸葛亮的《诫子书》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
12、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3、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14、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15、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紧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小富由俭,大富由天●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积小利,成巨富(英国)●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细水长流,遇灾不愁●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好处安身,苦处用钱●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16、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比如每天中午吃饭,总会有剩下吃不完的饭菜,这些浪费的现象,对我们来说当然习以为常,但你知道吗?全世界每年都有过亿的儿童因为饥饿而失去生命。这些在我们眼中的剩饭,在他们眼里却是一种奢侈。
17、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8、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出自宋 朱熹《麦饭诗》)
1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节约,是多么朴素的词,而它又是那么高尚。
20、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的劳动气氛。
21、(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没一粒都是这么辛苦得来。)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去年秋天,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去了乡村,那里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也因为果香变得甜丝丝的。高粱伯伯知道要大丰收了,笑弯了腰,玉米姑娘觉得害羞,躲在她的绿袄里,漫步在羊肠小道,一阵香风迎面吹来,又凉又甜,秋风送爽,心旷神怡。绿叶被吹得迎风摇摆,模样可爱极了。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铿锵有力的声音――是农民伯伯劳动的号子,多么有节奏感,那是他们丰收喜悦的声音!多少次烈日当空,多少次挥汗如雨,为的就是丰收那天的到来,可辛勒换来的粮食却被无情糟踏。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浪费可耻!
24、先不说这些就拿我们从小学的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可以充分的警告那些不珍惜粮食的人,也反映出我们当前的社会危机——铺张浪费。就像我每次跟爸妈出去吃饭总是眼大肚子小,看见好看的就点也不管好吃与否,到最后总是剩下好多,但又觉得打包不够显排场,然后就剩下了。
25、(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26、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27、(俭存奢失):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28、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29、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0、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过: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它告诉我们饮水思源。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但你是否想过这是d打下来的。若没有d我国将不强盛、不富裕,有可能在世界上不复存在。每当想起红军过大草地一边啃树皮时,你是否泪幕,是否心疼,是否为自己浪费粮食的行为自责。那一代人哪个不节约,据说有一件睡衣穿了很久,有七十多个补丁。一代主席竟然这么节约,你的心颤抖了吗?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全球有近七亿人吃不上饭。之所以这样我们更应该节约粮食。
31、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8《冀中的地道战》课文讲解
32、在学校或是餐厅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许多只吃了几口的饭菜由于个人不喜欢就倒掉,看着真是令人可惜。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吃饭浪费了,奶奶就会说:“一粒米不容易……”。受奶奶的言传身教,我们家也养成了吃多少就烧多少饭菜的好习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3、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就有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专挑高档、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没用一两次便又扔掉了。有一些同学一直嫌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时常倒饭菜。要知道我们的一顿饭,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啊。农伯伯顶烈日,冒风雨;食堂叔叔阿姨,买菜、拣菜、洗菜、炒菜,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我们手中时,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34、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从身边做起,从一元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一块像皮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
35、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37、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方面有很多,比如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那我们就来聊聊节约粮食这方面吧!
38、(监门之养):监门:看门人;养:衣食供应。比喻困窘、节俭的生活。
39、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0、勤俭治家,节约光荣。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古诗道出了几千年文明的节约良风。勤俭节约不仅仅是安家之理,也是治国之道。小处不省钱袋空。不精打细算,花钱如流水,哪来的富有和幸福。纣王酒池肉林,荒淫奢侈。失了民心,丢了江山。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41、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2、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43、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苦,后两句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感情更强烈,常用来讥讽那些不知耕作辛苦,耽于吃喝玩乐的人。
44、一年级上册语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
4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魏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6、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其乐融融的劳动场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47、(居穷守约):居穷:处于穷困状态;守约:保持节俭。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
48、(俭可养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49、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4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唐代李绅《悯农》
50、我来到同伴的家——国际酒店,这里装饰豪华,气派超然。酒店拥有西餐厅.日本料理.中餐厅,宴会厅,精致且富有不同国家文化色彩的美味佳肴,我羡慕着我的同伴,同时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里,来到这个绝佳的安身之处。
51、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老师和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节省每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了,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52、译文: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