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的诗句古诗
1、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2、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3、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参考资料:十句关于“雨”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的诗句古诗)。
5、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8、“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
9、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10、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3、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文天祥《除夜》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16、今天,课代表为你送上精选的10首最具代表性也最有韵味的和雨有关的诗词,希望能让你在这个一眼看不到头的阴雨天里从优美的古诗词里收获一些平静,积累更多知识!
17、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8、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
19、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20、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21、全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2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23、细响鸣林叶,圆文破沼萍。秋阴杳无际,平野但冥冥。
24、——唐·杜甫《寄韩谏议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5、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26、——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27、(孟浩然:《春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9、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30、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31、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32、朱丝弦断知音少。——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33、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34、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35、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36、——南北朝·何逊(相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37、《长门怨三首》唐代:刘皂原文: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译文:雨滴落在门前感叹秋夜长,怀着愁心,冒着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不会断,拭却千行但是却又有万行。
38、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39、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齐己《苦寒行》
40、(杜甫:《春夜喜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1、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4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43、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