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梅花的古诗有哪些
1、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3、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4、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6、谩道广平心似铁。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7、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8、西园清夜片尘无。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9、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0、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1、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犹记旧相逢。淡烟微月中。
12、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13、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
1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5、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6、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____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
18、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19、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辛弃疾《念奴娇·梅》
20、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1、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22、颈联从侧面衬托、渲染梅花的幽姿倩影,“霜禽”统指冬天的鸟禽,但也有解作白鹤、白鸟的。“霜禽”句是说那些鸟儿尚未飞下陆地,已被梅花的美容惊魂动魄,先要偷窥一眼为快。“粉蝶”句从设想写来,蝴蝶之美以色彩驳杂、纹采绚烂见称,但它如果知道天下还有比它更美的梅花,它也该销魂倾绝吧。论色彩之美,梅花本比不上粉蝶,但粉蝶却在梅花面前“断魂”,可见使粉蝶倾倒的不是梅花的外表之美,而是它“为容不在貌”的内在气质之美。在梅花高洁神秀的气韵面前,艳俗斑斓的粉蝶竟黯然失色了。
23、春天就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当各种花朵被搬出温盆时,梅花却凋谢了,但它为人类献上了可口的梅子,为人类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24、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2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7、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28、 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2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0、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31、冬天,梅花悄然无息地绽开了娇小的花瓣:红的似火、白的似玉、绿的豆青、黄的灿金。有的一枝独秀,有的三五呼应,有时候还会千枝万树连绵不断。假如在这梅花林中舞剑,满树的梅花和宝剑的寒光一定就是一幅精妙的图画。
32、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33、玉容长有信。一笑归来近。忆远上楼时。晚云和雁低。
34、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35、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36、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7、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38、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39、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40、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41、“暗”字与上联的“暄”字一样,也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是以色彩的明暗状嗅觉的香气,“暗”即“幽淡”之意,但却比“幽淡”更传神,写出了月光下梅花似有似无、似断犹续的清香。“浮动”本是状液体的,这里却用来状馨香之气体,这就赋予了梅花香气流动的质感,所以这一联使读者更为真切地从色、香、形等方面体会到了梅花的神韵。前人有“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的句子,是说人们对这一联的倾倒,骚人墨客从此再也不敢妄自挥笔咏梅了。南宋大词人姜夔还以“疏影”、“暗香”为填词的调名,可见这两句诗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4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出自宋代:李清照《清平乐》
43、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44、诗人准确地把握住了梅花的气质,它虽“暄妍”但不艳丽妩嫣,神清骨秀、高雅脱俗才是它的神韵。颔联之所以能成为百代以下传诵的名句,其理在此。梅花的枝干遒劲虬屈,横斜旁逸,在凌寒的环境中疏疏朗朗地向四周伸展着,显示出它那瘦劲、苍健、桀傲的风姿,而这样的屈枝蟠节倒映在清浅的涟漪水波中,则更见出其峭拔、清绝的韵致,黑黝黝的影比起实在的枝干来更能显示出它的“神”来。而在月亮的银辉下梅花缕缕的清香一阵阵地袭来,梅花的形态和香气加上清浅的溪水、朦胧的月色便共同构成了纤尘不染、高洁清雅的意境。
45、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