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1、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2、《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赞美辛苦的劳动丰收的果实的诗句唐乐府·李坤
3、最真的赞歌赞美劳动者的诗句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4、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6、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7、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赞美劳动者的句子赞美劳动者的句子
9、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10、(解说)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11、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13、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14、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6、辛勤劳动美如花,扮靓生活全靠它。种豆南山方获豆,插瓜北畈好得瓜。一心奉献钟宏业,双手摸爬绘彩霞。莫道青春容易老,追随日月放光华。
17、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8、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19、2 以汗水,洒热土,换婀娜。这边天地,浓蘸七彩画谐和。
20、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